学校主页 添加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走进常大 媒体常大
6月17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赵岩调研常州大学和江苏理工学院。省教育厅副厅长杨树兵参加调研。在常州大学,赵岩调研了新能源研究院、聚合物改性联合研发中心和校史馆,了解了学校改革发展情况以及未来规划,听取了学校参与“双高协同”改革试点和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情况介绍,并与相关国家级人才、学科负责人交流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情况。他强调,“双高协同”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的实践探索,是推...
当一份份承载着梦想的录取通知书陆续抵达常州大学,2025年的夏日被学子们的奋斗光芒点亮。今年的毕业季里,既有独自勇攀学术高峰的身影,也有携手同行共创佳绩的伙伴。常大学子们用实力与汗水,在考研与求职的竞技场上,共同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青春之歌。泡在实验室里做科研,学术新星直博西湖在常州大学华罗庚学院提供的学术沃土上,颜喜娴凭借对化学的执着热爱与不懈努力,成功获得了西湖大学化学专业的直博资格,实现了学术道路...
常州大学坚持弘扬劳动精神,加强校园劳动文化建设,分专业制定劳动教育实践教学大纲,探索构建思政融入、内涵深化、日常浸润、科创融合“四位一体”的新时代劳动教育模式。以思政融入为核心,加强教育引导。学校举办系列实践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开拓精神。组织青年学生代表深入企业一线生产车间共上“信仰公开课”,在生产劳动中淬炼“执着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品格,使“劳动创造幸福”理念深植学生心灵。以志愿服务...
常州大学通过推动美育工作与思政教育、专业建设、社会实践、双创教育深度融合,构建“价值引领、专业赋能、服务社会、实践创新”四位一体的美育育人体系,将美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具有常大特色的美育工作模式。以美铸魂,美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学校坚持“以美育德、以艺润心”的育人导向,将思政教育融入艺术实践,打造“艺术+思政”特色品牌。以重大时间节点为契机,组织师生创作红色主题艺术作品,通过艺术语言传递时...
5月23日至25日,由常州大学主办,南京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通理工学院等单位共同举办的第三届城市公共安全与应急救援国际会议暨新能源安全技术与城市应急管理创新博士后学术活动在常州顺利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长范维澄,中国科协原书记处书记、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冯长根,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封春晴,江苏省应急管理厅原总工程师、江苏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学会会长苏斌等国内外...
5月23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体验地方非遗·感知文化魅力”活动在常州市非物质遗产展示馆精彩上演。此次活动由图书馆精心策划举办,为参与者们开启了一场充满趣味与文化底蕴的非遗之旅。活动现场,金坛面塑和梨膏糖技艺体验成为两大亮点。在金坛面塑体验区,色彩斑斓的面团在传承人手中仿佛被赋予了生命,经过揉、搓、捏、刻等一系列娴熟动作,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面塑作品便呈现在眼前。小朋友们和留学生们围在传承人身边,眼睛里满...
5月23日至25日,由常州大学主办,南京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通理工学院、重庆大学、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应急救援专业委员会、中国台湾云林科技大学、华北科技学院、华北理工大学和江苏省地下空间学会共同主办,常州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应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常州大学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和江苏省高校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联盟承办的第三届城市公共安全与应急救援国际会议(The 3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为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5月23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体验地方非遗·感知文化魅力”活动在常州市非物质遗产展示馆精彩上演。此次活动由常州大学图书馆精心策划举办,为参与者们开启了一场充满趣味与文化底蕴的非遗之旅。活动现场,金坛面塑和梨膏糖技艺体验成为两大亮点。在金坛面塑体验区,色彩斑斓的面团在传承人手中仿佛被赋予了生命,经过揉、搓、捏、刻等一系列娴熟动作,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面塑作品便呈现在眼前。...
江苏教育频道:https://m.jstv.com/video/2025/5/27/1377011990952927232.html(编辑:盛熠)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红色基因的传承,多次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明确要求。用好用活红色资源,用心用情讲好红色故事,是高校博物馆的使命所在。常州大学红色文化主题教育馆(以下简称“常大红馆”)是一座立足高校、面向社会的具有多种教育功能的红色文化宣传教育基地。该馆自2019年建成开放以来,共计5000余批次、20万余人次前来参观学习,并先后入选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常州市党性教育基地、常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