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添加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常大
回归文化传统,重建知行关系 ——行进中的常州大学国学研究院 常州大学国学研究院在星园路上的白云校区,望“梅”、临“水”、听“樱”、品“竹”。 门庭静谧,不霸气,不显赫,时有身着汉服、唐装的年轻人出入。一股儒风扑面而来。 “弘扬传统文化也要从知与行
解说:这个看似小音箱的设备,只有1斤多重,但它有一个别致的名字,叫“口袋空调”。从今年3月开始,颜岩、许爱峰和他们的创业团队研制了两个多月,发明了一种新材料,代替传统的制冷剂,制冷的效果更好,而且节能环保,产品的外型也越变越小,方便携带。6月份,这款“口袋空调”正式在阿里巴巴上进行销售。 同期声: 常州大学学生 许爱峰 你可以在家里面
翻转课堂,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好奇心 常州大学:科研追着需求走 通讯员 包海霞 本报记者 李润文 长1.5米、宽1.5米的无人机,一次携载15公斤农药,一天喷洒三四百亩地。日前,农用无人机在江苏常州农田里让农民大开眼界。无人机的拥有者是常州大学电子科学专业今年刚毕业的学生陈路。这架无人机是他根据农用无人机的特点,结合0.6×0.6米的成品无人机的优缺点而设计的产品。
三年大学毕业考取香港中文大学;高职生求学不断成为研究生 学霸是怎样“炼成”的? 本报讯 每年考试毕业季,各个学校的学霸都会受到同学和老师的热议。学霸是怎样“炼成”的?他们有一些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记者采访了常州大学的张威和省建院的苏雯,请他们谈谈各自的求学经历。 常大学霸张威,最爱规划自己人生 2015届常大的
“蒲公英绎站”是常州大学的一个公益组织,长期致力于关爱和改善新市民儿童生存状况和生活质量。正值暑假,为了让孩子们有一个快乐的假期,他们一直在努力。上午九点,在雪堰镇新康村,一场别开生面的座谈会正在举行。座谈会由常州大学“蒲公英绎站”公益团体发起,围绕抗战主题,邀请新康村关工委和村里的五十多名儿童共同参加。台上讲得投入,台下听得专注。交流发言阶段,大家更是积极踊跃,场面十分热烈。【同期声】学生钱靖雯...
【常州大学:恩师送我行,毕业季难分难舍!】7月4日,是常州大学毕业生离校的日子。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护理学院)25位老师自发组织开着自家的私家车赶来为毕业生送行。离去的那一刻,毕业生泪流满面,纷纷以拥抱等方式表达对恩师的感激之情,毕业生和恩师难分难舍@常州大学 。 中青网教育原文链接:http://weibo.com/5633142234/Cq8KuEgz6?fro
7月4日,是常州大学毕业生离校的日子。为了毕业生安心离校,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护理学院)25位老师自发组织开着自家的私家车赶来为毕业生送行。历经40分钟左右的车程,老师们成功把毕业生送到火车站、汽车站等,离去的那一刻,毕业生泪流满面,纷纷以拥抱等方式表达对恩师的感激之情,毕业生和恩师难分难舍。 中国青年网原文链接:http://edu.youth.cn/2015/0708/1437071
#致青春·我们用这种方式离开母校#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真的不想说再见,但是,2015年盛夏的这一天,我们真的,真的,要毕业了......那些荒唐的,搞笑的,忧郁的,飞扬的,愤怒的,喜悦的,无比快乐的时光一去不返。请让我再郑重地对这个留下我四年青春的地方说一声——@常州大学 ,再见! 江苏教育发布原文链接:http://m.weibo.c
青年创客·常大合伙兄弟 [导语]创业、创新、创优,青年创客,创造未来!颜岩和许爱峰都是常州大学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他俩一个学土木,另一个学机械,却都是“技术控”,爱专研各种新鲜和前沿的技术。如今,他们把这个兴趣爱好发展成共同的事业,合伙创立了一家技术研发公司,两人身价已百万。 (副1 技术达人研制“口袋空调”)
拥抱、挥手、道别,毕业季师生恋恋不舍 常州大学老师私家车队送学生 本报讯 (记者 郭靖宇) 7月4日上午,常州大学制药与生命科学院在常州大学北门口的理想大道为2015届毕业生举行“恩师送我行”活动。10点前,自发赶来为部分毕业生送行的25名老师将车辆按照序号在理想大道一字排开。 据介绍,每年毕业生领取毕业证和学位证书后,要带着行李赶赴火车站、汽车站。由于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