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常大

当前位置:首页  走进常大  媒体常大

新华网:全国百余名专家齐聚西柏坡 共商红色文化育人举措

张齐欣 新华网 2024.9.27 发布时间:2024/10/08 浏览次数:26

9月27日,“馆与校—跨界融合联动﹒共育时代新人:‘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学术研讨会暨全国馆校合作联盟第二届年会”在西柏坡纪念馆举行。会议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指导,全国馆校合作联盟主办,西柏坡纪念馆、河北红色文化交流中心、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州大学红色文化研究院(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联合举办。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原副主任、一级巡视员班永吉,国家文物局革命文物司展示传承处处长吴寒,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副主任孙小兵,常州大学党委书记徐守坤,西柏坡管理局局长、西柏坡纪念馆党委书记卢润彩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式。


西柏坡管理局局长、西柏坡纪念馆党委书记卢润彩首先致欢迎辞。她指出,全国各地的百余所高校和革命纪念馆的代表来到西柏坡参会,共同研讨“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学术课题,协商携手推进高校与革命场馆合作共育时代新人的有力举措。希望通过举办此次活动,提升馆校跨界联动水平,不断推进各高校和革命纪念馆之间的深度合作,深入挖掘革命文物蕴含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充分发挥革命文物在“大思政”格局下的教育作用。


国家文物局革命文物司展示传承处处长吴寒发言指出,革命文物是重要的红色文化资源,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希望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加强顶层设计,调动各方力量,共谋发展,提升馆校联动水平,构建“大思政”格局,充分发挥革命文物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领航作用。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更充分地发挥文博单位资源优势与高校学科优势、人才优势交流融合,深化对革命文化和革命文物研究,馆校共建革命传统的精神高地。


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副主任孙小兵在讲话中表示,作为全国馆校合作联盟的上级主管单位,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将紧扣党和国家文化强国战略需求和国家文物局党组决策部署,巩固扩大文物展览主责主业,加大对馆校合作项目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革命文物在“大思政”格局下的教育作用。还将积极探索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馆校合作新模式。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高中华文化传播力影响力,积极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在新时代新征程奋力谱写文物交流事业发展新篇章。


常州大学党委书记徐守坤在讲话中指出,作为全国馆校合作联盟的发起单位和常设秘书处,常州大学打造“十红”育人品牌,激活“大思政”育人源头活水。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逐步形成具有常大特色的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红色文化育人体系,产生了良好的铸魂育人效应。当前,红色文化已然成为常州大学三大办学特色之首,成为地方高校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有力抓手,成为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重要举措。


会上,公布了新加入的18个“全国馆校合作联盟”第四批理事单位名单。与会领导向参加“云上微思政课—全国百馆百校革命文物讲坛”活动的18位获奖选手、12位评论人和18座革命场馆分别颁发了奖状和感谢状。此次获奖的两位金牌讲述人——淮海战役纪念馆讲解员殷小涵和孔繁森同志纪念馆讲解员齐风锐,分别作了题为《小竹竿与小推车》和《写有孔繁森遗书的笔记本》的示范讲解。


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二级研究员辛向阳,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原副主任、一级巡视员班永吉,徐州工程学院副校长曹杰教授,塞罕坝精神研究中心赵云国主任,分别作了题为“伟大斗争精神的马克思主义之源”“深入学习《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的几点体会”“地方本科高校‘五位一体’红色文化教育模式的探索”“塞罕坝精神的内涵及时代价值”等主旨报告。


与会专家参加了3个平行分论坛研讨发言。其中,华中科技大学马院副院长沈昊驹教授围绕《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的三重逻辑》,孔繁森同志纪念馆馆长王巍围绕《发挥馆校结合新模式传承孔繁森精神》,常州三杰纪念馆馆长马岚围绕《数字化技术助力馆校思政教育深度融合与创新》等题目发言,引起了与会者的思想共鸣与好评。


闭幕式上,工作人员代表宣读了《全国百座馆校合作推进革命文物融入大思政课的“西柏坡宣言”》。全国馆校合作联盟向此次会议承办方西柏坡纪念馆颁发了致谢锦旗,并向2025年会议承办单位山东聊城孔繁森精神教育基地颁发了委托书。最后,全国馆校合作联盟秘书长、常州大学红色文化研究院(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朱成山教授作会议总结。他提出全国馆校合作联盟将奋力推进馆校之间的跨界融合、联动发展和合作共赢,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格局,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新贡献。


新华网:http://js.news.cn/20240927/d0b8745b75414426bdc9ccf25c00e3d6/c.html


(编辑:盛熠)



Copyright © 1999-2023 Chang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 苏ICP备05070686号 |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61号 | 管理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