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常大

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常大

江苏教育报:聚力共育新时代人才“多面手”

阿妮尔 江苏教育报头版 2024.8.14 发布时间:2024/08/26 浏览次数:10

近日,江苏省新时代本科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活动在常州举行。聚焦“产教融合”关键词,各高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办学治校、教学科研实际共同探讨,为全面提升新时代本科教育质量,培育适应时代需求、国家需要的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凝练经验。


紧扣时代脉搏,

产教融合赋能学科交叉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不仅对经济发展各领域产生广泛影响,也对学生创新思维力、丰富想象力、科学创造力提出了空前需求。”南京大学校长助理丁爱军结合当前如火如荼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提出高校与企业间的人才培养“边界”亟待打破。要以项目为牵引,将不同的学科专业相互联结、交叉融合,跨学科、跨专业、跨领域地全面提升对具有颠覆式创新潜能人才的发掘培养力度,从而增强人才培养体系的开放性、融合性和畅通性。


此次活动中,《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着力加强创新能力培养”的表述引起与会代表共鸣。大家纷纷表示,高校应以国家战略需求为“风向标”,以科技发展前沿为“指南针”,以就业市场变化为“晴雨表”,动态调整优化专业布局,推动学科交叉。


“基于行业产业需求,我们开辟了不少新的专业领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副校长陈海山说。聚焦智慧气象,学校与中国气象局AI气象预报大模型敏捷攻关团队、华为云盘古大模型团队等深入合作,开设“人工智能+大气科学”双学位项目和人工智能大模型微专业;围绕医药技术、信息产业等区域主导产业,新增医学信息工程等新兴交叉专业,牵头发起成立中国元宇宙技术与应用创新平台,开设产业学院拔尖班,构建“本硕博一体化”产业拔尖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学校建成省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3个、产教融合一流课程4门。


在南京邮电大学,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芯”平台逐渐成型。围绕“芯”材料、“芯”器件、“芯”系统、“芯”网络、“芯”应用等人才培养全链条,学校成立“未来信息”学科交叉中心,促进集成电路与信息通信、自动控制、计算机、材料、物理等学科交叉融合育人。开设交叉融合创新实验班、国科大联培“卓越研究生”等招生专项,满足集成电路产业对复合型紧缺人才的需求。


聚焦协同育人,

高效合作培育急需人才


“产教融合是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关键点和着力点。”省教育厅副厅长杨树兵表示,要深刻把握产教融合的本质内涵和规律特征,清醒认识当前高校推进产教融合存在的问题,主动作为,准确定位,完善机制,探索破解产教深度融合存在的瓶颈,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解决真问题。


近年来,东南大学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产教融合实践平台,使学生在真实企业环境和工程问题中得到浸润和锻炼。“我们聘请行业企业兼职教授和产业教授,切合市场人才需求、区域经济和行业产业发展需求,共同制定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东南大学副校长金石介绍说,通过详细规划产教融合合作模式、目标设定、资源配置、评价体系、成果转化等,确保企业与高校的研究领域和教育目标相匹配,通过共建实验室、产业研究院、技术转移办公室等,联合开展科研项目,将科研与教育相结合,有效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航空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建设的南航—成飞“智汇蓝天”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建设9年来,成果丰硕:平台累计发布121个科创项目、62个毕业设计课题、95个实习项目,共有800余名本科生、240余名校企导师参与,学生团队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百余项。“作为全校第一个产教融合平台,平台面向航空特色智能制造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施五大育人计划,校企双方在专业建设、学生科创、教师科教、员工进修、技术攻关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施大宁说。


“我们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合成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加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 常州大学副校长李忠玉表示,为深化产教融合,推进“产学研用”科技创新模式改革,学校实施校企高层次人才“双主体引进”“双主体付酬”机制,建立校企师资的双向发展机制。该校响应江苏省产业教授选聘、常州市双岗互聘计划,近3年累计双岗互聘97人,获聘本科类产业教授49名,省级本科产业教授17名,有效实现校企协同育人。


力促“多链融通”,

讲形式更要看成效


“我校畅通产教融合渠道,建立产教融合长效机制,构建产教融合生态系统,促进创新创业成果转化。”大讨论活动现场,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陆伟东以《抓实产教融合改革,塑强特色办学之路》为题介绍学校推进产教融合的典型经验。南京工业大学对接产业集群实施专业集群化建设,紧跟产业步伐协同企业共建微专业,响应产业升级重构专业课程体系,以数字化、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产教融合课程建设、师资团队和实践创新,通过将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课程链等有机结合,促进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


交流研讨过程中,与会高校逐渐达成共识:产教融合不仅要与龙头企业、科研院所签订各类协议,形式上大张旗鼓地搞,更要有实际成效,让“产教融合”落实到“教”的实效上,落实到课程、教材、师资队伍和实习实践平台等具体元素上,实现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等“多链融通”。


南京理工大学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部署创新链,依托核心关键技术创新重塑人才链,通过高端复合人才培养服务产业链,实现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三链融通”,并以智能兵器与装备学科群为载体,通过实施本硕博一体化培养和高质量教学与制度创新,实现高校与企业、教师与员工、学生与平台、理论与实践“零距离”,培养工程创新人才成效显著。


“我们将政府、行业产业、研究院所、用人单位等多主体创新元素和资源深度融入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深化学科专业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体系与能力进阶对接、课程内容与技术发展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组织实施与学生志趣对接、质量评价与育人目标对接。”淮阴工学院校长郑锋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学校确定实施“跨江发展、向南图强”战略,进一步完善教育链与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高素质、实基础、强能力、善创新,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二级调研员郭新宇表示,此次大讨论是深刻把握产教深度融合发展新要求的重要学习阵地,会议的召开对于厘清产教融合认识误区、明晰产教深度融合瓶颈问题、进一步促进产业需求侧和高等教育供给侧深度融合、推进江苏本科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


江苏教育报:http://epaper.jsenews.com/Article/index/aid/8467809.html


(编辑:盛熠)

Copyright © 1999-2023 Chang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 苏ICP备05070686号 |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61号 | 管理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