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龙城先锋 2023.6.29 发布时间:2023/06/30 浏览次数:192次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我市各大高校进一步强化学校党建工作创新,充分发挥优势特色,深入基层服务地方,推动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有效利用公共空间和党建活动阵地,在校内建成约2000平方米的“实境化”党性教育基地,包括爱国主义教育文化长廊、党建活动中心、电子创新班、创客空间四大教学点,并优选展示线路,让师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党性教育和专业文化的熏陶。
【采访】吉雯(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学院学生党支部书记):我们在新生入学教育时,开设“青马工程”培训班,针对学生中的入党积极分子开展宣讲,用“青言青语”的方式讲解党的伟大历史,让学生在宣讲过程中,增强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
在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新修建的校园红色书吧,学生们正在阅读相关书籍。系统改造的教学楼还包括智慧教室、红色常州工作室、大学生道德法治工作室等,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打造行走的实境思政课堂,努力实现课程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
【采访】成建华(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我们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创新构建“1358”基层党建工作体系,统筹推进8个校内外党员教育实境课堂建设,为全体党员开展党性教育开辟了坚强的红色阵地。
江苏理工学院积极探索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打造共建共享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推进新时代思政课程育人。
6月9日,江苏理工学院教育学院举办首届“教育之声”思政课程分享会,展示思政教育成果。教育学院师生与我市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师生通过歌舞、朗诵等文化艺术形式,再现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伟大历史的峥嵘岁月,以及全国各族人民意气风发踏上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振奋景象。
【采访】张珍(江苏理工学院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党建共建活动,比如共同研发红色文化课程、共学伟人诗词、共编红色舞蹈、共研音乐党课等,实现师资队伍联建、课程资源联享、实践活动联办,真正意义上把大中小学思政教育落到实处、细处、深处。
常州大学不断创新思政课形式,通过打造特色艺术党课、音乐微党课,将多种形式的表演艺术与思政课有机结合,以大思政课点亮青年信仰。
6月1日,在常州大学西太湖校区立艺楼礼堂,音乐与影视学院的师生党员们循着“常州三杰”的革命轨迹,讲、演、唱、舞,共同上演了一堂生动精彩的艺术党课。
【采访】刘璟澔(常州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学生):我在这部剧中扮演青年时期的恽代英,通过角色扮演,我真切感受到了革命者身上无私奉献、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精神,也坚定了“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的信念。
着眼美育铸魂,常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主动与我市近30个村对接,运用设计、绘画等艺术形式,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助推产业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积极探索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采访】黄海波(常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我们以党建为引领,组织师生服务地方建设,计划到今年年底和100个村建立合作,在党建共建中,进一步强化学生培养、师资建设、社会服务和科学研究水平。
常州龙城先锋:https://mp.weixin.qq.com/s/SOyOJcDB8EaKj7UgB94zVg
(编辑:盛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