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常大

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常大

常州日报:用“草木染”精准扶贫

常州日报 2020.3.17 发布时间:2020/03/18 浏览次数:376

      春日,草木葳蕤,正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在武进经济开发区石墨烯产业园里,常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教授、常州美胜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纪俊玲刚接完一个来自贵州黔东南地区政府部门的电话,沟通因受疫情影响而不得不推迟的“草木染”基地现场考察增设计划。

       草木染,也被称为植物染色。顾名思义,就是从花草、蔬菜、中药材、茶叶等天然草本植物中提取色素,对织物进行染色的一种工艺。从2008年开始,纪俊玲就在不断追逐这种葱茏之力——经双手浸染,又在水中沉淀,最后由阳光晒暖而着色固定。相比化学染料,“草木染”更环保也更美观,有自然和时间的记忆,也有手作的温度。

       近年来,纪俊玲更加注重产学研的相互转化,不断向安徽、贵州、云南等省的贫困地区输出“草木染”技术,以期更环保地精准扶贫。她所在团队的《农村经济作物废弃物高值化利用技术》科研项目,已列入2019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公示名单。

    “草木染在我国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纪俊玲娓娓道来,“《诗经》中有‘青青子衿’‘青青子佩’‘绿兮衣兮,绿衣黄裳’等,《红楼梦》里有让人眼花缭乱的软烟罗、霞影纱,这些色彩都来自‘草木染’。”

       2008年,纪俊玲第一次接触到“草木染”,是作为“救急者”的她去帮助常州某纺织品公司。该公司负责人接到一批数量可观的草木染单子,却遇到了件棘手的事——按照传统做法,用板栗壳、茶油果壳等草木水煮后,印染会出现染色不均匀,且杂质易沾在织物上、手作量跟不上的情况。

      “草木染”怎样才能实现批量标准化印染?纪俊玲立刻对这个技术“硬骨头”产生了极大兴趣,同时,她敏锐地意识到,随着人们对环保健康要求的重视与追求,源自天然且零污染的“草木染”技术将是大势所趋。于是,她组建了“植物染料提取及其应用研究”的研发团队,主攻“草木染料”粉末批量化生产中的重现性、匀染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等关键问题。

       从板栗壳、栀子叶到蓼蓝草、茜草,从桑葚、石榴到诃子、茶树果,从五倍子、大青叶到薯莨、朴树……经过多年潜心研究,目前,他们已能工业化提取出30种植物染料,并以粉体形式供产业化应用,同时还开发成功植物染料、纱线、面料和成衣等,形成了包含高档真丝织品、高档女装、保健内衣、婴幼用品、家纺产品等在内的“染夏”系列终端产品,应用范围还从纺织品扩大到染发剂、儿童手绘涂色等领域。“这条棕色围巾是板栗壳所染,那件亮黄色茶服用栀子提炼,这条靛蓝色长裙是蓼蓝草的杰作,那只粉红色的布袋是茜草的魔法……”沿着墙边的展示架,纪俊玲介绍着。

       她说,最近设计师还在把非遗项目刻纸用在了“草木染”成品的图案设计上,以期带来更多花纹的变化;疫情期间,他们还将草木染面料用在了民用口罩上。“‘草木染’还有项优势,是它们脱胎于原材料时带来的杀菌、消炎、安神、减压功能。”

      近年来,纪俊玲带着团队在安徽、贵州、云南、四川、新疆等地开发原料基地,大量种植板蓝根、凤仙花、姜黄、栀子花、黑莓、蓝莓等用于草木染研发,帮助了当地贫困地区的弱势群体,改善了他们的生活。

     “这次贵州给我打电话,主要就是想在今年扩大板蓝根的种植面积。”纪俊玲说,当地农民如果只是种植板蓝根,亩均年收入只有1500元,如果在板蓝根生长过程中修剪两至三次枝叶,这些传统被废弃的农余产品,就可以用于生产植物染料靛蓝,不影响最终中药的成效,还可以让亩均年收入增加2000元。据悉,仅贵州一地,用于“草木染”的板蓝根去年的种植量约有8000亩。

      “我们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整套技术,能够将废弃枝叶经过发酵变成‘草木染’需要的靛蓝,然后再粉体化供给印染厂,最终用于服装等系列产品,全程都是绿色无污染的,能够在拥有青山绿水的同时有力地带动当地农民脱贫。”纪俊玲说。

       纪俊玲团队与知名服装设计品牌“之禾”“例外”合作,将草木之美变成可穿着的时装;还与欧莱雅等知名化妆品公司合作,将“草木染”在染发剂及化妆品生产中发挥作用;将“草木染”带到新疆与一些印染厂合作,支持“一带一路”发展;与苏州宋锦一起,携手保护中国非遗项目。

       草木有本心,纪俊玲等人的本心,就是在织物上寻找返璞归真的可能,感受草木四季的美好,达成精准扶贫的愿景。 何嫄图文报道

       编者按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在蓬勃生长的万千植物中,有美丽了我们视线的,有服务于我们生活的,更有奉献于我们口腹的,这些,都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无私馈赠。今天起,我们用一组《植物的葱茏之力》来展示大自然中植物的魅力,展示植物对人类的贡献,希望我们能更好地与大自然和谐共生。

        常州日报:http://epaper.cz001.com.cn/site1/czrb/html/2020-03/17/content_334740.htm

(编辑:刘博)

Copyright © 1999-2023 Chang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 苏ICP备05070686号 |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61号 | 管理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