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雁 光明日报客户端 2021.5.28 发布时间:2021/05/31 浏览次数:428次
“你要带着一颗热爱人民的心去体验生活,带着一颗热爱中国共产党的心,来从事红色题材的创作。”近日,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叶辛来到常州大学西太湖校区,为周有光文学院的师生们带来了一场主题为“百年初心与红色文化”的讲座,为即将走出校园的文学青年上了一堂“专业+党史学习教育”的思政课。
叶辛曾于1969年到贵州乡村插队,在贵州乡间生活了10年时间,他长期从事红色文学作品创作。由他创作的长篇小说《蹉跎岁月》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巨澜》入选了庆祝建党100周年的“百年百部红旗谱”大型系列丛书。
讲座现场,叶辛和在场师生分享了多年的创作心得体会,鼓励大家积极挖掘常州本地丰富的红色资源,从而了解党的光辉历史、感悟党的初心与使命。
叶辛以作家独特的视角和叙述方式,介绍了20世纪30年代,时任中共上海沪西区委书记的张凯帆,在狱中写下的名诗“墙外桃花墙里血,一般鲜艳一般红”的创作背景,以及建国后任安徽省副省长时,支持亳州古井村人民培育产业、脱贫致富的故事,再现了共产党人在不同时期始终如一的拳拳初心和人民情怀。他还生动阐述了“一个人顶一个师”的谍战英雄钱壮飞的非凡贡献和令人扼腕的失踪之谜,展现了先烈以生命赴使命,用热血铸忠魂的崇高信仰和担当。
叶辛还为现场师生带来了他的新作《云山万里满眼春》,该书紧扣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节点,向大家展示了贵州山乡的变化和风貌。在谈到多年的红色文学作品创作时,叶辛向青年学子透露了自己的秘诀:“每一个革命者都是具体的,我们能在这些小事上看到革命者不同的风度、风采和气质。青年朋友们只有身临其境地投入到红色故事中,潜心感受红色人物的经历和情感,才能真正体会到他们的可贵品质,体会到共产党人为国为民的一片丹心。”
周有光文学院大四学生杜焕有志于文学创作,这样一堂讲座让她有了新的创作思路:“我们就是要用文字的力量,去书写共产党人百年奋斗的历史,去感染更多的人,这也是我们中文系学生的天然使命。”
如何盘“鲜”盘“活”红色资源,激励广大师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是高质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的题中之义。此次活动生动践行了“专业+党史学习教育”的理念,探索沉浸式教育和情境式融入方法,碰撞出了促进高校培根铸魂的新思路,引导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深刻理解和把握党的初心使命,激发学生在红色文化中汲取前行力量,在砥砺奋斗中唱响逐梦复兴的新时代青春之歌。
光明日报客户端:https://wap.gmdaily.cn/article/f4daef03c72d418f81f280002f17db2b
(编辑:刘博)